在被媒体大规模揭秘前,售卖“零公里二手车”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心照不宣的秘密。而在二手车经销商那里,他们更想将这种“行驶里程在0—1000公里内,但手续齐全、已经投保过的汽车”称为“准新车”。
近来,极氪销售“零公里二手车”的争议持续发酵,又将这一行业乱象推向台前。
很多涌现新能源车占比超60%
据有关媒体报道,今年5月以来,极氪被指通过直营店铺体系,将很多已投保过户的库存汽车当作新车,以“限时打折”等说话的艺术兜售给不知情的买家,引发很多投诉。报道还称,极氪的这套操作在全国多地上演:贵州、重庆、广州等地的买家在支付定金、筹备提车时,发现自己购买的“新车”竟已购买过交强险,甚至已完成过户登记,沦为不折不扣的“二手车”。当他们需要维权退赔时,总是会遭到推诿或拒赔。
7月20日,极氪方面通过其官方微博对外发布声明称,经调查,报道中涉及的汽车均为可正常销售的展车。为确保展示期间的安全,展车虽已投保交强险,但从未开具零售发票,也未在任何车管所进行新车注册登记或上牌,其法律属性一直是未注册的全新产品车。
此外,极氪方面还表示,因为展车一般存在3—5个月的库龄,因此会依据产品车的展示历史或库龄时间进行打折明示销售。购买的买家,同样享有新车首任用户的全部用车权益。这种新能源展车打折销售模式,是正常商业行为,与“二手车”买卖存在本质不同。
笔者在查看多个二手车交易平台后发现,这类里程甚至不足百公里的车型,价格或能在官方官方报价基础上打个八折,涉及吉利、上汽、小鹏、零跑等品牌。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曾表示,“‘零公里二手车’是目前的一种怪象......有三四千家都在卖,是很乱的。”
至于这类汽车的来源,二手车经销商张源告诉笔者,主要源于厂家、商家集团、4S店等途径,二手车经销商会大量量采购这类“零公里二手车”,最后这类车一部分会流入国内二手车交易市场。
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,2024年全国二手车交易市场中“登记日期≤3个月、里程数≤50公里”的汽车占比已达12.7%,四年增长了7.2个百分点,其中新能源车型占比超60%。
来自于库存和销售量的双重重压
“‘零公里二手车’的主要驱动要点是销售量指标大于销售能力,或说销售量指标大于市场需要。”汽车行业资深剖析师梅松林向笔者剖析“零公里二手车”出现的缘由。
他进一步指出,该现象会在商家中风靡,非常大一部分缘由在于返利政策的不合理。“现阶段,大部分车企选择以压库存的方法与商家达成合作,无形中将库存和销售量的重压转嫁到商家身上。而商家要同时面对库存重压和销售量重压,为拿到当年的车企返利,不能不出此下策。”
依据有关媒体报道,郑州某4S店职员透露,通过“零公里二手车”的方法处置库存车型,虽然每辆车少赚了5000元,但能完成销售量指标,最后拿到厂商10万元以上的返利。
不只这样,在出口方面,新车以二手车的形式出海,能避开部分关税,从而让车企和商家达成利益最大化。
“这是价格战的另一种形态。”某主流车企市场销售负责人告诉笔者,“零公里二手车”扰乱了正常的市场定价体系,加剧了恶性角逐,让合法合规的企业和商家很难保持合理收益,整个产业链陷入恶性循环。
“久而久之,当这种车充斥市场,新车就更不好卖了,甚至逼着其他车企加入其中,用不真实销售量美化成绩,从此形成恶性循环。车企不能不增加‘零公里二手车’的占比,压缩价格的后果则是利率降低,在压缩本钱的同时,汽车的水平也会降低。”上述负责人谈道。
同时,他表示,对买家来讲,虽然能以更底价格买到近乎全新的汽车,但事实上,在购买这种车后,会失去首任用户享有些很多权益,譬如三电的终身质保、保险及贷款打折政策等。且因为中间过了太多道手,甚至存在不少灰色环节。“汽车出现问题后用户想维权也是困难重重,日后转售时还会面临更大的价值贬损风险。”
监管与行业需一同发力
为了遏止“零公里二手车”的不好的风气,有关部门打起了组合拳。今年5月,商务部召集部分车企,需要“强化全步骤监管,通过打造信用评价体系的方法,打击‘零公里二手车’行为”;工信部与公安部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多部门拟推行“新车登记后六个月内禁止转二手”政策。
车企方面,除去公开反对“零公里二手车”的长城外,极氪、小鹏等车企也表示,坚定品牌先行、服务先行等方案,做长期布局,而不是通过零公里二手车搞不真实兴盛。
而在梅松林看来,没车企参与或者默许,不太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,除非商家想要清盘退出。“由于将新车挂牌变成二手车,车价势必要降,车企给予的返利可能不足以支撑卖车的亏空。”
为此,他觉得,要想从根本上解决“零公里二手车”的市场乱象,车企需要优化经营方案,以销定产,愈加精确地匹配供需,防止盲目生产致使库存积压。另外,还需提高现有途径的盈利能力和服务水平,通过精细化运营增强市场竞争优势,而非依靠一味降价等低效内卷方法。
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汽车法律事务部主任杨阳还提醒,车商向买家销售“零公里二手车”时,要如实地向买家告知该“二手车”的信息及有关质保权益的限制,防止引发很多汽车买家权益保护纠纷。
除此之外,有关部门也需进一步完善区别新车与二手车的规范,立体设置认定二手车的指标,譬如增加“终端用户信息”“汽车行驶里程”“修理保养状况”等判断汽车商品是不是被终端用户真实用等有关标准。
文:新黄河科技与大健康研究院 黄小派